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家长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发布于: 2025-04-29 14:58

0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溃疡”为主要表现。但只有口腔、嗓子会起疱疹,患儿手足或臀部不出疹子。

 

02.几岁的孩子容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病,高发人群是1-6岁儿童。广东省每年4~7月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幼儿园、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的重点场所。

 

03.疱疹性咽峡炎通过什么传播途径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方式为:

1. 直接接触患儿的口腔分泌物或皮肤疱疹,例如触摸患者的口腔、嘴唇或面部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口鼻等。

2. 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3.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即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表,如手把、桌面等,也可以感染。

4.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04.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 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 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 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突发高热,通常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体温可高达39-41℃,伴随头痛、肌肉痛、咽痛等症状。

(3)水疱期(2-3 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温馨提示:患病期间,可能包括厌食、乏力、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05.疱疹性咽峡炎应该如何治疗?

 

(1)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居室通风,防止交叉感染和并发症。

(2)如发生高热者可给予适合儿童口服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如发生热性惊厥者可给与镇静、止惊等治疗,并需到医院就诊;如有鼻塞者可酌情给予减充血剂;如有咽痛者可给予咽喉含片。

 

 

 

 

06.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较强,有以下预防措施:

(1)勤通风: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及温湿度适宜。

(2)注意食品卫生: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预防交叉感染:佩戴口罩,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4)积极提高身体抵抗力:充足休息,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抵抗病毒入侵。

(5)做好环境清洁消毒预防措施:酒精对肠道病毒无用,家长们可选择沸水消毒孩子的餐具水杯等用具;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玩具、台面地面等经常碰触的地方,勤换洗晾晒衣物等,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

 

 

 

余庆佳医生
科普小贴士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令患者不适,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家长和看护者应保持警觉,及时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严重者需到医院就诊。

 

余庆佳 

副主任医师,内二科主任,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等学科的常见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出血、胃炎、结肠炎等疾病的诊疗和危重症的抢救,熟悉掌握各类穿刺技术、胃肠镜操作及相关镜下治疗。

专业科室:中山市神湾医院内二科

咨询电话:0760-86120161

关注“中山市神湾医院”公众号,获取健康科普与惠民活动信息! 

 

 

供稿:内二科

一审:包国宏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8-01
    中山市神湾医院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 一、基孔肯雅病毒如何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时,可使被叮咬者感染。 “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若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入感染者血液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宫内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   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在哪里? 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
  • 2025-08-01
    中山市神湾医院
    近日,我院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该患者吃饭时不慎被鸭骨卡住喉咙,情况十分紧急。 我院内二科接诊后,联合麻醉科开展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经过团队合作,终于成功取出一块长度将近3厘米的锐利异物。 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 温馨提示 # 遇到异物卡喉时,请立即停止进食,保持镇定,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切记不要尝试吞饭团、喝醋等民间偏方,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供稿:中山市神湾医院内二科 一审:陈雪影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
  • 2025-07-29
    中山市神湾医院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频繁 蚊虫进入活跃期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都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而伊蚊依赖积水繁殖 一旦家中存在积水等孳生地 就可能成为养育蚊子的“温床” 家庭作为蚊虫孳生和叮咬的高频场景 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 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为了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守护家人健康 我们整理了这份《家庭防蚊清单》 快收好并行动起来 让蚊虫无处遁形!   《家庭防蚊清单》   一、核心原则:清除蚊虫孳生地 1. 阳台/窗台:重点清理积水容器 花盆 每周彻底清洗花盆托盘,避免积水。 闲置 物品 翻倒闲置的水桶、脸盆、玩具、轮胎等,倒扣存放或收入室内,防止积水;废旧瓶罐及时丢弃,避免雨水积聚。 地漏 /排水口 用防蚊网罩住阳台地漏,每周用开水冲洗一次(杀灭可能残留的蚊卵)。 植物 与水景 水培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每周换水1~2次,清洗根部和容器内壁;小型鱼缸/水池可投放食蚊鱼。   2. 厨房:杜绝“隐蔽积水” 水槽 餐后及时清理水槽残留水,用抹布擦干;定期疏通下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