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结肠息肉,远离肠癌风险!
神湾医院胃肠镜专家为您详解筛查与术后护理
90%的结直肠癌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但这一过程长达10-15年,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宝贵窗口!作为中山市神湾医院胃肠镜诊疗团队,我们每年通过内镜筛查发现并切除数百例癌前病变息肉,帮助患者阻断癌症进程。

许多患者担心:
“切除息肉会痛吗?安全吗?术后如何防复发?” 今天,我们将从“筛查必要性、切除流程、安全保障、术后护理”四方面为您全面解答,助您科学应对,安心治疗!
一、结肠息肉:肠癌前哨,早切早安

(1)息肉到肠癌的演变路径
高危预警: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径>1cm、多发或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黄金窗口:从息肉发展为癌症需10-15年,定期肠镜检查可有效阻断癌变进程。
(2)这些人群需提高警惕
40岁以上无症状者:建议每3-5年一次肠镜筛查。
高危人群:肠癌家族史、长期高脂饮食、肥胖、吸烟酗酒、炎症性肠病或既往息肉病史者,筛查年龄需提前至30岁。
二、肠镜息肉诊疗:规范流程·精准操作

(1)规范操作保安全
肠道清洁:术前1天无渣流质饮食,按标准服用清肠药,确保肠道清洁度达标(排泄物呈透明液体)。
精准评估:通过高清电子染色内镜(如NBI窄带成像)判断息肉大小、形态及性质,制定个性化切除方案,选择即时切除或办理住院评估后切除。
(2)内镜下微创切除技术
冷切技术(CSP):适用于<10mm非带蒂息肉,直接机械切除,出血率低至0-7.8%,几乎无迟发性出血风险。
热切技术(EMR/ESD):针对较大或高危息肉,黏膜下注射后整块切除,确保病理评估准确性。
创面处理:较大创口使用医用钛夹夹闭,预防术后出血。
(3)无痛安全
无痛管理:全程舒适体验
静脉麻醉:采用短效镇静剂(如丙泊酚),患者“睡一觉”完成手术,无任何痛苦。
安全保障:术前严格评估心肺功能,术中由麻醉团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三、医疗安全双保障:数据控险·患者无忧

(1)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出血与穿孔:冷切技术迟发性出血率仅0-0.5%,热切技术穿孔风险<1%。
感染风险:严格器械消毒+无菌操作,感染趋近于零
(2)术后即时观察
术后观察1-2小时,确认无腹痛、出血后,门诊患者即可离院,无需住院。住院患者即继续留于科室观察治疗。
四、术后护理与随访:科学管理,降低复发

(1)术后24小时关键期
饮食管理:禁食6小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半流质→低渣饮食,2周内禁辛辣、酒精及粗纤维食物。
活动限制:3天内避免提重物,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
(2)长期随访计划
低风险患者(1-2个小腺瘤):术后1年复查肠镜。
高风险患者(多发息肉、高危腺瘤):术后3-6个月首次复查,后续按病理结果调整频率。
神湾医院胃肠镜诊疗优势
专业团队,精准护航

1. 技术设备先进
配备奥林巴斯超高清胃肠镜,放大百倍观察黏膜结构,精准识别早期癌变。
2. 专家团队经验丰富
神湾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年均完成数千例胃肠镜检查及数百例手术,擅长冷切、热切及复杂息肉分片切除,实现“即查即治”。
李学先医生深耕内镜诊疗,专注息肉微创切除与早癌精准干预。
3. 惠民服务
无痛胃肠镜绿色通道:高危人群优先安排,缩短等待时间。
术后全程跟踪:专人指导饮食用药,提供24小时紧急咨询。
专家呼吁:抓住黄金期,远离肠癌威胁!
肠癌可防可治,关键在早筛早切!40岁以上人群及高危群体,请立即预约肠镜检查,别让息肉成为癌症“导火索”!
预约方式:中山市神湾医院内二科
咨询电话:0760-86120161
关注“中山市神湾医院”公众号,获取健康科普与惠民活动信息!
参考文献:文中诊疗建议参考《中国结直肠息肉冷切专家共识(2023)》《国家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及临床实践。
供稿:内二科
一审:包国宏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推荐文章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若肌瘤生长过快或体积较大,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生育功能。 病例回顾 近日,中山市神湾医院妇产科成功为一位因巨大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严重贫血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该女性患者34岁,近期月经量过多,来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11cm,血红蛋白最低降至62g/L(正常女性≥110g/L),并出现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慌等贫血症状。 图1 核磁下11厘米直径的大肌瘤 图2 腹腔镜镜下的子宫及子宫肌瘤 经团队评估,最终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剔除肌瘤,术后恢复良好,贫血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图3 术后子宫图片 医学科普 1.妇科腹腔镜手术适用范围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的良恶性肿瘤 子宫的良恶性肿瘤 宫外孕 不孕症等 2.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1、创口小: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创口非常小,只有几个小切口,相比传统手术的大切口,不仅美观,还减少了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2、恢复快: 由于创口小,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
-
2025年9月12日是第21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约90万例,这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幸运的是,多数出生缺陷可以通过科学的孕期营养和预防措施来避免。关注孕期健康,就是为孩子铺设一条光明的人生起跑线。 一、认识出生缺陷 定义与类型出生缺陷包括结构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和功能性缺陷(如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位居前列。 常见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史、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辐射、化学毒物、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 营养缺乏: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不足。 高龄生育:孕妇年龄>35岁,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 二、三级预防策略:从孕前到产后 一...
-
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2025年最新年度流感疫苗已到货! 建议市民在流行期前 完成新一轮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很重要,能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及并发症风险,尤其是老人、孩子建议及时接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且传染性极强,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反复高热、头痛、咳嗽、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老人和儿童普遍易感。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 学校作为相对封闭的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发生流感病毒的传播,导致学龄儿童与其他人群相比流感感染率最高。学龄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流感传播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基于学校的流感疫情暴发往往早于并加剧流感在社区的传播。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如 2019-2020 流行季各类型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 ILI(含流感)暴发疫情占全年度暴发疫情的98.5%。 目前,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