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早筛查、早干预
神湾医院积极开展孤独症科普宣传,以提升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宣传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孤独症治疗的重要意义。
01 孤独症早期筛查诊断怎么做?
孤独症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孤独症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因此,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康复干预”已成为行业和社会共同关注问题。
因此,家长作为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主动接受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
那么关于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应该什么时候做?谁来做?怎么做?
初筛服务
首先,由家长带孩子到神湾医院妇幼门诊进行孤独症的免费初筛。1岁以内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龄进行;1岁到3岁幼儿期,分别在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龄时进行;学龄前期分别在4岁、5岁、6岁时进行。家长也可以对照发育预警征象筛查表进行自测,大致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相应年龄段的预警征象。
复筛服务
初筛如果发现孩子可疑或异常,家长须带初筛异常转诊单到我市的孤独症筛查门诊定点机构进一步检查。
诊断服务
对复筛发现存在孤独症风险和可疑孤独症症状的,我们指导家长带儿童,尽快转诊至具有儿童孤独症诊断能力的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及鉴别,以保证患儿得到早期干预。
一旦通过孤独症筛查量表测试为阳性的儿童,应尽早转诊完成全面的诊断性评估,借助必要客观检查手段对孩子各方面的行为表现和发育状况进行全面考察。
神湾医院妇幼门诊健康咨询热线:23699358
供稿:神湾医院防保科
一审:陈雪影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推荐文章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 一、基孔肯雅病毒如何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时,可使被叮咬者感染。 “人→蚊→人”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若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入感染者血液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宫内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 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在哪里? 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
-
近日,我院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该患者吃饭时不慎被鸭骨卡住喉咙,情况十分紧急。 我院内二科接诊后,联合麻醉科开展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经过团队合作,终于成功取出一块长度将近3厘米的锐利异物。 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 温馨提示 # 遇到异物卡喉时,请立即停止进食,保持镇定,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切记不要尝试吞饭团、喝醋等民间偏方,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供稿:中山市神湾医院内二科 一审:陈雪影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
-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频繁 蚊虫进入活跃期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都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而伊蚊依赖积水繁殖 一旦家中存在积水等孳生地 就可能成为养育蚊子的“温床” 家庭作为蚊虫孳生和叮咬的高频场景 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 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为了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守护家人健康 我们整理了这份《家庭防蚊清单》 快收好并行动起来 让蚊虫无处遁形! 《家庭防蚊清单》 一、核心原则:清除蚊虫孳生地 1. 阳台/窗台:重点清理积水容器 花盆 每周彻底清洗花盆托盘,避免积水。 闲置 物品 翻倒闲置的水桶、脸盆、玩具、轮胎等,倒扣存放或收入室内,防止积水;废旧瓶罐及时丢弃,避免雨水积聚。 地漏 /排水口 用防蚊网罩住阳台地漏,每周用开水冲洗一次(杀灭可能残留的蚊卵)。 植物 与水景 水培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每周换水1~2次,清洗根部和容器内壁;小型鱼缸/水池可投放食蚊鱼。 2. 厨房:杜绝“隐蔽积水” 水槽 餐后及时清理水槽残留水,用抹布擦干;定期疏通下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