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耳道耵聍栓塞,如何科学“治堵”?

耵聍,俗称“耳屎”,是人体外耳道皮肤腺体分泌的一种正常生理性物质,具有润滑、抗菌和保护耳道的作用。
然而,当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就可能引起“耵聍栓塞”。
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鸣,严重时可引发耳痛、眩晕甚至外耳道炎。

耵聍栓塞是怎么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咀嚼、张口等动作自然排出体外。但在某些情况下,耵聍的分泌和排出可能失衡,导致其在耳道内积聚。
常见原因包括:
# 外耳道因炎症等刺激导致耵聍分泌过多
# 外耳道狭窄或畸形导致耵聍排出受阻
# 使用棉签挖耳不当,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
# 老年人耵聍分泌较黏稠

如何正确处理耵聍栓塞?
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痛等耵聍栓塞症状,切勿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医生通常会使用专业工具(如吸引器、镊子或冲洗法)取出栓塞,或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再清理。
怎么预防耵聍栓塞?
# 保持耳朵干燥
# 避免频繁挖耳
# 定期检查耳道健康
耵聍栓塞虽是小问题,但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或听力损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需谨慎对待。如果您或家人出现耳部不适,请及时到五官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帮助解决。
专家简介
林润桐

五官科执业医师,熟悉耳鼻喉科常见病种,对鼻内窥镜系统下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鼻窦炎,耳前痿管,声带息肉,慢性扁桃体炎等耳鼻喉手术操作有基本认识跟开展,能够熟练处理耳鼻喉术后病人的康复及诊治。
五官科咨询电话:0760-23699368
(逢周一、周三、周五开设夜诊)
一审:陈雪影
二审:黄家熹
三审:张柳攀
推荐文章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若肌瘤生长过快或体积较大,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生育功能。 病例回顾 近日,中山市神湾医院妇产科成功为一位因巨大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严重贫血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该女性患者34岁,近期月经量过多,来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大小约11cm,血红蛋白最低降至62g/L(正常女性≥110g/L),并出现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慌等贫血症状。 图1 核磁下11厘米直径的大肌瘤 图2 腹腔镜镜下的子宫及子宫肌瘤 经团队评估,最终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剔除肌瘤,术后恢复良好,贫血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图3 术后子宫图片 医学科普 1.妇科腹腔镜手术适用范围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的良恶性肿瘤 子宫的良恶性肿瘤 宫外孕 不孕症等 2.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1、创口小: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创口非常小,只有几个小切口,相比传统手术的大切口,不仅美观,还减少了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2、恢复快: 由于创口小,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
-
2025年9月12日是第21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约90万例,这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幸运的是,多数出生缺陷可以通过科学的孕期营养和预防措施来避免。关注孕期健康,就是为孩子铺设一条光明的人生起跑线。 一、认识出生缺陷 定义与类型出生缺陷包括结构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和功能性缺陷(如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位居前列。 常见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史、基因突变等。 环境因素:辐射、化学毒物、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 营养缺乏: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不足。 高龄生育:孕妇年龄>35岁,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 二、三级预防策略:从孕前到产后 一...
-
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2025年最新年度流感疫苗已到货! 建议市民在流行期前 完成新一轮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很重要,能预防流感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及并发症风险,尤其是老人、孩子建议及时接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且传染性极强,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反复高热、头痛、咳嗽、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老人和儿童普遍易感。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 学校作为相对封闭的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发生流感病毒的传播,导致学龄儿童与其他人群相比流感感染率最高。学龄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流感传播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基于学校的流感疫情暴发往往早于并加剧流感在社区的传播。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如 2019-2020 流行季各类型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 ILI(含流感)暴发疫情占全年度暴发疫情的98.5%。 目前,我院...







